<progress id="4h19b"></progress>
<strike id="4h19b"><u id="4h19b"></u></strike>
    <s id="4h19b"></s>

    <strike id="4h19b"><u id="4h19b"></u></strike>
  • <s id="4h19b"></s>
      1.   您所在的位置:康巴傳媒網(wǎng) >> 新聞 >> 社會民生 >> 瀏覽文章

        彝族老阿媽唱起心中的歌

        甘孜日報    2019年11月13日

        磨崗嶺村遍插紅旗,紅色氛圍濃厚。

            ◎見習記者 丁瑤 本網(wǎng)記者 黃良富/文 張兵/圖

              聽說,海螺溝磨崗嶺村已經(jīng)快86歲的彝族老人王金蓮,雖然認不得幾個漢字,漢話也說得不怎么流利,卻時常用生硬的漢語給大家講述著自己的親身經(jīng)歷,訴說著村民們對自己的照顧和黨和政府的好政策,情到深處,她總是深情地唱起心中的歌兒——《沒有共產(chǎn)黨就沒有新中國》。

              這位老人有著怎樣的經(jīng)歷?我們決定前往磨崗嶺村去聽聽老人唱紅歌,看看耄耋老人的晚年生活,找尋老人快樂無比的源泉。

              從磨西鎮(zhèn)盤旋而上,行七公里多路,一個手可觸摸藍天白云、紅旗迎風招展的山崗便是磨崗嶺村。磨崗嶺村曾經(jīng)是紅軍長征路過的一個彝族村莊,一路上有標示牌指明當年紅軍走過的線路。到磨崗嶺村口,便能一覽眾山小:大渡河流向遠方,磨西鎮(zhèn)就在眼前。更讓人驚喜的是,村莊遍插紅旗,點綴在山間的屋角青瓦或是裊裊炊煙之中,紅色文化包圍著你、浸染著你。

        磨崗嶺村是純粹的高原山村,零零散散住了幾十戶人家。因為地處崇山峻嶺,這里交通不便,信息十分閉塞;因為地處崇山峻嶺,村民靠天吃飯,生活困難,經(jīng)濟窘迫。

              去年,磨崗嶺村緊緊圍繞“兩不愁三保障”的脫貧標準,扎實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實,全村已丟掉了貧困的“帽子”。現(xiàn)在,村兩委正依托獨特的自然景觀、紅色文化和彝族特色民居、傳統(tǒng)文化等民族文化風情,充分挖掘彝鄉(xiāng)生態(tài)旅游資源,促進鄉(xiāng)村旅游發(fā)展。

              1933年出生的王金蓮老人,是磨崗嶺村年齡最大的老人,她經(jīng)歷了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。她于1956年嫁到磨崗嶺,那時村里沒有水,8個子女每一天需要的大量生活用水基本靠她和愛人下山背,背一次水往返需要3個小時,每天不間斷地奔走在背水路上,時常累得腰酸背痛。洗完臉的水用來洗腳,有時候甚至連洗腳水都舍不得倒。當時村里有個不成文的規(guī)矩,“送禮不送錢物,只送兩桶水就行”。

        磨崗嶺村雖然人均耕地面積不少,但是土地貧瘠,種植出來的莊稼連哄飽肚皮都不夠。王金蓮老人家本就清貧,不幸又降臨,一個兒子和其媳婦離世,留下兩個孩子,孩子的生活和學習,常常壓得她和老伴兒喘不過氣來。以前的竹制草房,歷經(jīng)風雨摧殘,早已柵欄稀疏,房頂經(jīng)常漏雨,尤其是冬天,刮風時特別冷。

             “我在磨崗嶺村生活快43年了。脫貧攻堅以來,村里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大家的日子變得越來越好,我的晚年生活非常幸福。”坐在新房子的院壩曬太陽的王金蓮老人開心得像個孩子,見到記者就夸黨的政策好!

              王金蓮老人談起目前的幸福生活,感慨萬千:“現(xiàn)在國家政策太好了,國家花6萬多元替我蓋了新房子,每個月還給我180元的生活補助,不愁吃不愁穿。逢年過節(jié),海管局、鎮(zhèn)上的干部都要來家里噓寒問暖,還時不時地送來大米和油,村干部更是隔三岔五就要來看我,有個頭痛腦熱的,他們還幫我及時喊醫(yī)生。”

             “和過去相比,簡直是一個天上,一個地下。過去我們靠天吃飯,吃飽肚子就不錯了,誰能想象能過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。過去一家老小擠在不到5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里,冬天只能用火爐取暖。你看,現(xiàn)在房子寬敞又明亮,客廳、臥室、廚房、衛(wèi)生間都有呢。”王金蓮老人步履蹣跚地領(lǐng)著記者參觀自己的新房。

             “考上大學的時候沒錢交學費,副鎮(zhèn)長高明悟和村長毛建雪二話沒說,立馬湊錢讓我去讀書,告訴我讀書才有走出大山的機會。”在成都中醫(yī)藥大學讀書的王金蓮老人的孫女在電話中告訴記者,要努力讀書學習,以后回報社會,憑借自己的能力幫助他人。

             “除了大女兒在同村,其他兒女都在外地,一年難得回來幾次,倒是黨員干部天天來噓寒問暖。我享共產(chǎn)黨的福比享兒孫的福多。”樂觀質(zhì)樸的王金蓮老人說,以前沒有電視看,也不想看,干一天農(nóng)活下來只想躺著休息,現(xiàn)在她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看電視。她還悄悄地告訴記者,她最喜歡看戰(zhàn)爭片,看到解放軍打了勝仗就特別高興。

              臨別時,王金蓮老人一邊拉著記者的手,一邊動情地唱起那首心中的歌:“沒有共產(chǎn)黨就沒有新中國,共產(chǎn)黨,辛勞為民族,共產(chǎn)黨他一心救中國,他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,他領(lǐng)導中國走向光明……”

              正午的陽光灑在王金蓮老人刻滿風霜的臉上,老人唱完心中的歌,臉上揚起了比陽光還燦爛的笑容,她笑得那樣純真、那樣的幸福……



      2. 上一篇:德格民警迅速處置獲點贊
      3. 下一篇:瀘定縣法院干警基層走訪暖民心

      4. 日韩毛片网站,一级日韩,日韩a毛片免费观看,日韩美a一级毛片 丰镇市| 六枝特区| 阜康市| 息烽县| 元阳县| 新昌县| 政和县| 沧州市| 南和县| 宣汉县| 睢宁县| 荣成市| 台湾省| 宜黄县| 仁怀市| 类乌齐县| 永修县| 永丰县| 津市市| 宜川县| 崇文区| 万载县| 四子王旗| 诸城市| 白朗县| 革吉县| 西华县| 微博| 贺州市| 雷波县| 罗定市| 赤壁市| 静乐县| 咸阳市| 鱼台县| 五大连池市| 垣曲县| 黄石市| 阿鲁科尔沁旗| 安庆市| 措美县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